7/19《遠見雜誌》「遠見華人精英論壇」專欄:台灣,妳好嗎?

2019-07-19
《遠見雜誌》/「遠見華人精英論壇」專欄

2019,對台灣來說,肯定是關鍵的一年,不僅是因為戰況空前的總統大選,還有史無前例的人口負成長。根據內政部的最新統計,今年上半年的全台死亡人數(88,098)首度高於出生人數(85,961),比國發會原先所預測的時間(2022起人口負成長)整整提前了三年。

人口負成長,很重要嗎?有比吃飽穿暖重要嗎?有比升官發財重要嗎?如果我們只關心今天、明天、下個月,確實不重要;但若我們希望下一代可以幸福開心過日子,「人口負成長」肯定是一個既重要又急迫的議題。

因為人口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,是提供勞動力的基礎來源,有了勞動力才能創造經濟財貨,藉此滿足社會大眾各種消費需求,從而形成正向良好的經濟互動。換言之,質量兼具的充足勞動力是社會得以欣欣向榮的根本;若有量無質,經濟發展恐僅侷限於勞力密集產業,若有質無量,經濟規模與消費能量無法擴大,經濟發展可能只是曇花一現。

以台灣為例,剛開始的確是有量無質,具讀寫能力者比例不高,但隨著教育的日漸普及,人口素質的顯著提升有效拉抬台灣經濟成長與高速發展;但近年來,出生人數以懸崖式下滑的態勢快速萎縮,從早期的超過四十萬新生兒,到2001年跌破卅萬大關、2005年起在廿萬人上下徘徊,到今年將刷新史上新低、剩下十七萬名…。

何以致此?有人說是開銷太大、薪水太低,年輕夫妻奢言生兒育女,所以從中央到地方競相加碼育嬰津貼,甚至有「零到六歲國家養」之議。但,有沒有可能是因為父母們看不到希望、感覺不到未來、沒有機會讓孩子比自己更好,所以不願意生養下一代?畢竟新生兒只需要衣食無虞,而關乎現代公民競爭力的養成與訓練,無疑遠遠超過溫飽需求。

雖然現實令人沒有樂觀的理由,但總是不斷有絕處逢生的嫩芽,在台灣各個角落中萌發、茁壯,例如最近的台中上石國小《職人回信》計畫,一位畢業班導師因著班上孩子面臨資訊爆炸的現況,對自己的可能未來充滿想像與疑問,偕同孩子們攜手展開了一場課綱以外的職涯探索,硬著頭皮邀約不同領域的專家解答,包括台大校長、短跑健將、知名作家、專業舞者、物理學家等,班上25名學生、每一位都獲得專業職人的認真回覆,足證台灣社會的人情溫暖渾然天成。

還有連續兩年贏得筆者公司《全民社造行動計畫》首獎、全校師生數只有28名的花蓮西富國小,透過探索學校周邊蝙蝠死亡數量異常的過程,讓不同年級的學生設計各自研究主題,落實生態環境保育方案、開啟部落生活傳統知識研究與傳承,從實踐中培養公民意識、發展集體共學,甚至還結合在地社區力量共同規劃「蝙蝠小學福氣村」系列成果發表,藉以不斷擴散和諧成長、生生不息的正面效益。

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,傳承理念、啟發後進,營造共好社會氛圍,也許人們就可以逐漸看到希望、感受未來、有機會讓自己或下一代愈來愈好;總有一天,會聽到人們大聲說:「我很好」!

(本文同步刊載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

回到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