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/26《工商時報》專欄:從「銀行倫理」到「倫理銀行」

2013-07-26
工商時報/A06/政經八百

走過瀕臨破產的歐債危機,雖然義大利政府仍在苦苦掙扎;但上月在佛羅倫斯召開例行年會的「倫理銀行」(Banca Etica),卻已用具體行動向世人展現義大利民間律已甚嚴的不同面貌。

根據「倫理銀行」最新年報顯示,2012年獲利雖只有160萬歐元(折合台幣約6,240萬元),一整年的放款金額不到10億歐元;但其放款違約率只有0.4%,堪稱全球壞帳率最低的模範銀行之一。

規模小、低壞帳的主因是:業務範疇的自我限縮。「倫理銀行」拒絕參與色情、石油與武器等交易;反對賭場融資、利用避稅天堂及大宗商品投機交易;高階主管年報酬以基層員工薪資的6倍為上限;主要放款對象為非營利組織與綠色企業等,都是「倫理銀行」的獨到之處。顯然,這是一家「社會企業化」的金融機構。

「倫理銀行」的概念並不新鮮,類似趨勢早已在各先進國家風起雲湧,如1973年的美國Shore銀行、1980年的荷蘭Triodos銀行、1974年的德國GLS銀行等;還有為數眾多的伊斯蘭金融,更是虔誠不渝的倫理信奉者,奉正義、公平、公共利益為圭臬,體現於禁止收取利息、反對投機行為,與拒絕任何違背教義的投資標的等金融活動上。

想當然耳,這些從「銀行倫理」進階到「倫理銀行」的思潮,註定與商業主流無緣,在台灣甚至連討論都付之闕如。但持平而論,由於金融業身為資金中介的特殊性質,加上金融海嘯後的痛定思痛,淺見以為在後QE時代,金融業至少需重塑內、外兩大核心價值:

首先,是對內避免再次成為震央。現代工商業社會中,舉凡士、農、工、商均需與金融機構溝通往來,金融業在各部門間穿針引線,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資金「潤滑劑」,將多餘資源引導分配到資源不足之處,確保經濟正常運轉、各生產要素發揮最適效率。這種資源配置的權力,其實具有準官方色彩,這也是金融業之所以為特許行業的最主要因素。

換言之,占有金融資源相當於擁有支配實體資源的特權,某種程度就等於掌握開啟所羅門寶藏的機會之鑰。也因此,金融秩序一旦出現混亂,不單只是一個產業的單純問題,勢將快速傳染並滲透至其他經濟部門,進而衍生系統性風險的重大危機。所以,如何培養坐懷不亂的抗拒誘惑能力,與高於一般行業的專業操守與道德信念,實為金融從業人員的基本準則與當務之急。

其次是對外積極引領社會風氣。由於金融機構擁有影響資源流動的「催化劑」特性,獲得分配的一方,其財務優勢很容易轉化為社會能量,除能順利壯大外、更能趁勢取得主導地位,甚至壟斷資源、排擠其他產業;所以,如何引導資金扶植未來潛力領域,減少分配過程中造成的失衡與不公平,以推動經濟與社會的永續成長,也是金融體制穩健發展的重要課題。

舉例來說,如果銀行能開發出一套不單以擔保品價值為放貸評量的金融制度,改以其他如減碳努力、降低汙染程度、多雇用身心障礙者等創新標準,提供社會企業、綠色產業,甚或是既有產業中,符合上述資格,追求世界更美好的個別公司,更多一點資金優惠或寬限條件,並形成合適的產品獲利結構,相信不僅能移轉可預見的環境風險,更有助於紓緩可能發生的社會衝突。

清代儒將曾文正說:「風俗之厚薄,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向」,這句名言道盡了領導的真意,不僅人民需要承先啟後的國家領袖,經濟升級也需要關鍵資源來導引發展;而金融業正具有配合政府施政方向、形塑未來社會面貌的引路人性質,誠盼有關當局以厚植金融業的倫理素養與社會責任,取代鉅細靡遺的正面表列與監理管制,如此,才能真正裨益於金融業、乃至整體國家社會的未來競爭力。

回到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