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/09《遠見雜誌》「遠見華人精英論壇」專欄:加薪=獲利

2014-06-09
《遠見雜誌》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網站

加薪=獲利

 

文 / 周俊吉.台北

前段時日,加薪話題引發熱議,有縣市首長提出「三分之一理論」(企業提撥盈餘的1/3發放給員工)、不加薪就繳稅;中央各機關如金管會、經濟部等也競相推出加薪指數、修訂公司法等,鼓勵企業有感加薪!

持平而論,就算沒有這些呼籲或倡議,「加薪」本身就是一種為企業帶來穩健獲利的絕佳策略。

讓我們來溫習一下美國福特汽車的案例,1914年,身為美國汽車業龍頭的亨利.福特,宣布了幾項重大施策:一、引進裝配流水線生產法;二、加薪一倍,日薪從2.5美元調至5美元;三、縮短工時,每日工時由9小時縮短至8小時,實施三班輪流制。

消息一出,立即成為全球熱門號外,美國社會各界更是議論紛紛、褒貶不一;但如潮水般湧進底特律、等著應徵工作,將福特汽車總部大門擠得水洩不通的民眾,清楚證明了這是一個備受廣大勞工好評的做法。也被後來的美國人口學家譽為「五美元改變美國」的遷徙革命。

細究福特的施策內涵:先是大幅提高工資,吸引高素質工人,降低流動率/曠工率以精進生產效率,接著輔以裝配流水線生產法,有效擴大生產規模;再透過明顯降價,將當時最新推出的福特T型車售價,從每輛800美元降至260美元,成為市井小民都有能力負擔的國民車,以結合大規模生產與大規模消費的方式,追求企業獲利的持續增加,隨後又重新進入提高工資的良性循環,如此周而復始、生生不息。

效果的確令人驚艷,員工開始以身為福特人為榮,不僅流動率大降九成、曠工率也從原先的10%降到0.3%;同時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技術人員加入,成為未來不斷尋求研發創新的原動力。業績表現更是可觀,資料顯示:1914年,福特汽車的稅後純益為3000萬美元,1916年則暴增至6000萬美元,成長整整一倍。

亨利 ‧ 福特曾說:工資含有某種不可替代的神聖因素,它象徵著一個家庭前途與命運。雖然在會計報表上,工資不過是一組冰冷數字;但在真實世界中,工資就意味著麵包、煤炭、搖籃與孩子教育,是所有提供家庭舒適生活與滿足的基礎。

由此可知,「加薪」對個人、對企業、乃至於對整體國家社會具有無比深遠的正面效應,也是福特主義的真正精髓。附帶向各位讀者報告,《信義房屋》實施「三分之一理論」已長達26年之久,因此對福特主義所揭櫫的理念格外感同身受!

(本文同步刊載於《遠見雜誌》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網站)https://www.gvlf.com.tw/article_content_2614.html

回到上方